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3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院機關會見了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黃衛一行,就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相關工作進行了溝通交流。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樹深參加會見。
會見中,黃衛高度肯定了中科院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優異成績,中科院主管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占全國總數的30.8%,主管國家研究中心占總數的58%。近五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41項,其中一等獎占全國的50%。近五年評選的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31項研究成果由中科院主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占總數的62%。
黃衛指出,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有36年歷史,需要對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科方向布局進行梳理、調整,也應在一些重要學科新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現有單個實驗室的人員規模普遍偏小,緊密結合國家需求的工作、協同創新工作需要加強,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方面,將結合區域發展、行業發展需要,通過產學研結合等形式,新建一批具有規模優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白春禮對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方案表示高度肯定和贊同。他指出,該方案緊扣主題,條例清晰,重點突出,可操作性強,既提出了重組的思路和辦法,又在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上有所創新。在重組思路上,方案對構建新的體系結構、完善學科布局、存量優化整合等提出了明確意見;同時明確了在一些重點學科以及重大緊迫戰略需求領域方向上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并提出建設具有規模優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研究中心等重組措施,該方案可操作、可落實。方案在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方面的創新,將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實驗室的科研能力,調動實驗室人員的積極性,有利于進一步體現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作用。
白春禮對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方案提出建議:一是在方案中應充分肯定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取得的成就,指出在新的發展時期面臨的挑戰;二是建議此項工作與國家實驗室建設做好統籌協調,加強頂層設計,突出重點、優勢互補,并與科學中心、科創中心形成良性互動,理順體制機制;三是針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問題,建議在傳染病領域基礎研究方面做好長遠規劃布局,并搭建好基礎和臨床應用之間的橋梁。
會見中,雙方還研討了其他問題。科技部基礎研究司、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