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一)
對于國家科研機構基層黨組織來說,組織力是指黨的基層組織為實現其基本任務,將組織內部的各種要素進行調配、統合,從而展現出的整體合力。主要包括八個方面。一是提升政治領導力。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國家科研機構的治理之中,參與決定重大問題并監督實施,促進各項創新任務完成。二是提升思想引領力。積極傳播和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科技強國的目標共識,引導科研人員提高推進科技創新能力。三是提升群眾凝聚力。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站穩群眾立場,加強群眾特別是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組織引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四是提升社會號召力。始終堅持“三個面向”,堅持創新為民理念,深入了解和服務民生科技需求,在創新生態體系建設中發揮國家科研機構的主導作用。五是提升創新驅動力。把圍繞創新、引領創新、驅動創新、服務創新作為根本任務,在推進科技創新中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六是提升組織覆蓋力。推動黨的組織建在研究所、實驗室、課題組、野外臺站等等,并根據重大任務創新、組織結構調整等及時建立黨組織,做到黨組織全覆蓋。七是提升文化凝聚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八是提升自我革新力。著力解決自身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二)
堅持黨建工作與科技創新的辯證統一。國家科研機構的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科研機構整體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要注重黨的建設與科技創新的有機融合,找準黨建工作與科技創新工作的結合點,做到黨建工作與科技創新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堅決防止一手硬、一手軟,努力克服“兩張皮”現象,形成“雙輪互動”的良好局面。要深刻理解整建制優勢和建制化團隊的內涵,深刻理解國家科技機構所體現國家意志的特質,積極參與籌建國家實驗室。
堅持政治建設與理論武裝的辯證統一。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國家科研機構把握方向的作用,加強對國家科研機構基層黨組織政治建設的監督檢查。國家科研機構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提升,要始終堅持把理論武裝放在前面,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學習,切實學懂、弄通、做實。積極在黨組織內部和外部開展多形式的思想引領活動,主動、系統地向黨員、群眾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為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夯實思想基礎。
堅持提高科學化水平與提高質量的辯證統一。黨的建設科學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且需要積累;黨的建設質量,是一個目標性的要求。國家科研機構在基層黨建中要嚴格落實中央精神,同時緊密結合科研工作實際,深化對創新發展規律、科技管理規律的認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積極運用各種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進而提高黨建工作整體質量。
堅持組織設置與組織評價的辯證統一。開展組織設置對照、檢查工作,通過“照鏡子”的方式排查基層黨組織中存在的組織設置問題。結合重大任務實施、創新布局調整等,及時解決國家科研機構基層黨組織組織設置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組織設置修正。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做到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一體性呈現。堅持規范性、制約性與指導性相統一,構建出具有現實規范、思想行為制約、具體操作指導的高效度評價體系。
堅持文化凝聚與學術自主的辯證統一。堅持“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科技價值觀,在自主科技創新過程中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同時,要注重科技創新的固有規律和特征,充分尊重學術自主,堅持學術的自由探索與國家戰略需求相結合、學術共同體的科學精神和價值追求相結合,不斷推進“充滿活力、包容兼蓄、和諧有序、開放互動”的黨建創新生態系統,讓每一顆金子發光,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和群眾的自豪感、成就感、公平感、歸屬感、幸福感。
(胥偉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兼任副所長)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